国家质控中心数据报送平台上报说明

  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可自动从数据库中调取数据,绘制国家质控中心数据报送平台需要的数据报表。

系统支持补充国家质控中心数据报送平台上报数据

实际开放床位数 实际开放床位数,为医院长期固定开放床位数。如,某医院注册编制床位数500,实际长期固定开放1000张床位,其实际开放床位数为1000。临时加床不计入实际开放床位数。
本季度期初执业护士总人数 执业护士指执业注册护士,具备执业资格,并在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包括护理管理岗位、临床护理岗位,不包括医院职能部门、后勤部门、医保审核等非护理岗位护士。执业护士总人数包含休假护士。
本季度期末执业护士总人数  
本季度住院患者总床日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为统计周期内每天凌晨0点在院患者数之和
本季度住院患者总数 统计周期内住院患者总数=统计期初在院患者数+统计周期内新入院患者总数。如,统计某医院2015年3月份住院患者总数,3月1日凌晨0点医院在院患者1000人,3月份该医院新入院患者1400人次,该医院3月份住院患者总数为2400。再如,统计某医院2015年第一季度住院患者总数,1月1日凌晨0点医院在院患者1000人,第一季度该医院新入院患者4400人次,该医院第一季度住院患者总数为5400。
本季度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 统计周期内(有住院床位的科室)所有在岗执业护士上班小时数累计求和
本季度白班责任护士数 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次安排时间而定,如白班8:00~18:00(白班时长10小时);全院应统一,医院间可以不同。如果1名责任护士在白班时长内的工作时间为8小时,计算为1名责任护士(8÷8=1);如果 1名护士在白班时长内的工作时间为10小时,则计算为1.25名白班责任护士(10÷8=1.25)。依此计算本季度医院白班责任护士数总数。责任护士为统计期间直接护理患者的护士。一般情况下护士长不计算在内,当护士长承担了责任护士的工作时才计算在内。
本季度白班收治患者数 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次安排时间而定,如白班8:00~18:00(白班时长10小时);全院应统一,医院间可以不同。白班收治患者数= (白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数+白班时段内新入院患者数) x (白班时长÷8)。本季度白班收治患者数为本季度每天白班收治患者数总和 本季度夜班责任护士数 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次安排时间而定;夜班不需分大夜班、小夜班;统一计算为夜班。如果1名责任护士在夜班时段的工作时间为12小时,计算为1.5名责任护士(12÷8=1.5);如果 1名护士在夜班时段的工作时间为4小时,则计算为0.5名夜班责任护士(4÷8=0.5)。依此计算本季度夜班责任护士数总数。
本季度夜班收治患者数 白班、夜班的起止时间依据本院的班次安排时间而定;全院应统一,医院间可以不同。夜班不需分大夜班、小夜班;统一计算为夜班。夜班收治患者数= (夜班接班时在院患者数+夜班时段内新入院患者数) x (夜班时长÷8)。本季度夜班收治患者数为本季度每天夜班收治患者数总和。

 

留置导管非计划拔管护理质量数据
导尿管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 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某类导管发生1次及以上非计划拔管,按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胃肠管(经口鼻)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 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某类导管发生1次及以上非计划拔管,按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中心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 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某类导管发生1次及以上非计划拔管,按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气管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例次数 气管导管包含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某类导管发生1次及以上非计划拔管,按实际发生频次计算。
导尿管留置总日数导尿管留置日数 导尿管的拔除时间-置入时间。累计本季度所有留置导尿管的住院患者导尿管留置总日数。
胃肠管(经口鼻)留置总日数胃肠管留置日数 胃肠管的拔除时间-置入时间。累计本季度所有留置胃肠管的住院患者胃肠管留置总日数。
中心导管置管总日数 中心导管的拔除时间-置入时间。累计本季度所有留置中心导管的住院患者中心导管留置总日数。
气管导管留置总日数 气管导管包含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气管导管留置日数=该导管的拔除日期-置入日期。累计本季度所有留置气管导管的住院患者气管导管留置总日数。

 

约束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日数 数每位患者每天使用1次或1次以上约束计一天。

 

留置导管非计划拔管护理质量数据
VAP发生例次数 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1次及以上呼吸机相关肺炎,计算相应次数。
CRBSI发生例次数 CRBSI: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此处导管仅指中心导管。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1次及以上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计算相应次数。
CAUTI发生例次数 CAUTI:导尿管相关尿感染。同一患者在监测期间发生1次及以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计算相应次数。
患者使用有创机械通气的总日数 凡需要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建立有创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的方式称为有创机械通气。有创机械通气总日数是指在统计周期内所监测患者经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天数总和。

 

院内压疮发生情况
II期及以上压疮新发生例数 院内压疮指患者在住院期间获得的压疮,即患者入院24小时后新发生的压疮。带入压疮患者若入院24小时后其他部位又发生压疮,算1例新发压疮。在院患者统计期间内多次发生压疮,只计作1例。
I期压疮新发生例数 I期压疮:指压不变白红斑

 

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
跌倒发生例次数 跌倒是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未预见性的倒于地面或倒于比初始位置更低的地方,可伴或不伴有外伤。同一患者多次跌倒每次跌倒都需要计一例。
跌倒伤害总例次数 跌倒伤害指患者跌倒后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死亡。
跌倒伤害严重度1级例次数 不需要或只需稍微治疗与观察的伤害程度,如擦伤、挫伤、不需要缝合的皮肤小撕裂伤等等
跌倒伤害严重度2级例次数 需要冰敷、包扎、缝合或夹板等医疗或护理处置与观察的伤害,如扭伤、大或深的撕裂伤、皮肤撕破或小挫伤等
跌倒伤害严重度3级例次数 需要医疗处置及会诊的伤害,如骨折、意识丧失、精神或身体状态改变等
跌倒死亡例次数 患者因跌倒产生的持续性损伤而最终致死

 

职称
护士人数 此处护士指初级职称中的护士。统计周期内护士人数=(期初护士人数+期末护士人数)/ 2
护师人数 统计周期内护师人数=(期初+期末护师人数)/ 2
主管护师人数 统计周期内主管护师人数=(期初+期末主管护师人数)/ 2
副主任护师人数 统计周期内副主任护师人数=(期初+期末副主任护师人数)/ 2
主任护师人数 统计周期内主任护师人数=(期初+期末主任护师人数)/ 2

 

学历(学历指已取得的最高学历)
中专人数 (期初+期末中专人数)/ 2
大专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本科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硕士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博士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工作年限
<1年资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1≤y<2年资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2≤y<5年资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5≤y<10年资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10年资人数 (期初+期末相应人数)/ 2

 

离职情况
护士离职人数 此处护士是指初级职称中的护士。离职情况栏目填写的是统计周期期初和期末之间的离职人数,例如第一季度填写的是1月1日到3月31日的离职人数。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
护师离职人数 离职情况栏目填写的是统计周期期初和期末之间的离职人数,例如第一季度填写的是1月1日到3月31日的离职人数。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
主管护师离职人数 离职情况栏目填写的是统计周期期初和期末之间的离职人数,例如第一季度填写的是1月1日到3月31日的离职人数。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
副主任护师离职人数 离职情况栏目填写的是统计周期期初和期末之间的离职人数,例如第一季度填写的是1月1日到3月31日的离职人数。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
主任护师离职人数 离职情况栏目填写的是统计周期期初和期末之间的离职人数,例如第一季度填写的是1月1日到3月31日的离职人数。退休人员,不计入离职人数中。